撰写了3.1节部分内容。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wuye9036 2015-12-13 02:07:06 -08:00
parent 6e39aa6bf5
commit 914d3e7915

111
ReadMe.md
View File

@ -1622,6 +1622,117 @@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X {
## 3 深入理解特化与偏特化 ## 3 深入理解特化与偏特化
###3.1 正确的理解偏特化 ###3.1 正确的理解偏特化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介绍了偏特化的形式、也介绍了简单的用例。因为偏特化和函数重载存在着形式上的相似性,因此初学者便会借用重载的概念,来理解偏特化的行为。只是,重载和偏特化尽管相似但仍有差异。
我们来先看一个函数重载的例子:
```C++
void doWork(int);
void doWork(float);
void doWork(int, int);
void f() {
doWork(0);
doWork(0.5f);
doWork(0, 0);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展现了函数重载可以在两种条件下工作:参数数量相同、类型不同;参数数量不同。
仿照重载的形式,我们通过特化机制,试图实现一个模板的“重载”:
```C++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DoWork; // (0) 这是原型
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 // (1) 这是 int 类型的"重载"
template <> struct DoWork<float> {}; // (2) 这是 float 类型的"重载"
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int> {}; // (3) 这是 int, int 类型的“重载”
void f(){
DoWork<int> i;
DoWork<float> f;
DoWork<int, int> ii;
}
```
这个例子在字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惜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仍然提示出错了http://goo.gl/zI42Zv
```
5 : error: too many template arguments for class template 'DoWork'
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int> {}; // 这是 int, int 类型的“重载”
^ ~~~~
1 : note: template is declared here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DoWork {}; // 这是原型
~~~~~~~~~~~~~~~~~~~~~ ^
```
从编译出错的失望中冷静一下,在仔细看看函数特化/偏特化和一般模板的不同之处:
```C++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X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X <T*> {};
// ^^^^ 注意这里
```
对,就是这个`<T*>`跟在X后面的小尾巴决定了第二条语句是第一条语句的跟班。所以第二条语句即“偏特化”必须要符合X的基本形式那就是只有一个参数。这也是为什么`DoWork`尝试以`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int>`的形式偏特化的时候,编译器会提示参数数量过多。
另外一方面,在类模板的实例化阶段,它并不会直接去寻找 `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int>`这个小跟班,而是会先找到基本形式,`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DoWork;`,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特化。
我们以`DoWork<int> i;`为例,尝试复原一下编译器完成整个模板匹配过程的场景,帮助大家理解。看以下示例代码:
```C++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DoWork; // (0) 这是原型
template <> struct DoWork<int> {}; // (1) 这是 int 类型的"重载"
template <> struct DoWork<float> {}; // (2) 这是 float 类型的"重载"
DoWork<int> i; // (3)
```
1. 编译器分析(0), (1), (2)三句,得知(0)是模板的原型,(1)(2)两句是模板(0)匹配的特例。我们假设有两个字典,第一个字典存储了模板原型,我们称之为`TemplateDict`。第二个字典`TemplateSpecDict`,存储了模板原型所对应的特化/偏特化形式。所以编译器在这三句时,可以视作`TemplateDict.add(DoWork<T>)`,以及 `TemplateSpecDict.get(DoWork<T>).add(int);``TemplateSpecDict.get(DoWork<T>).add(float);`
2. (4) 试图以`int`实例化类模板`DoWork`。它会在TemplateDict中找到`DoWork`,它有一个形式参数`T`接受类型,正好和我们实例化的要求相符合。并且此时`T`被推导为`int`。
3. 编译器这个时候就想了那它会不会有针对int的特化呢于是就去`TemplateSpecDict`中查找,发现果然有`DoWork<int>`的存在,于是就使用了这个特例。
那么根据上面的步骤所展现的基本原理,我们就能知道了,特化形式`struct X<T>`的这个小尾巴,也要和`X`的原型相匹配:
```C++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struct X ; // 0 原型有两个类型参数
// 下面的这些偏特化的“小尾巴”也需要两个类型参数对应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X<T, T > {}; // 1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X<T*, T > {}; // 2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X<T, T* > {}; // 3
template <typename U> struct X<U, int> {}; // 4
template <typename U> struct X<U*, int> {}; // 5
template <typename U, typename T> struct X<U*, T* > {}; // 6
template <typename U, typename T> struct X<U, T* > {}; // 7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X<unique_ptr<T>, shared_ptr<T>>; // 8
// 以下特化,分别对应哪个偏特化的实例?
X<float*, int> v0;
X<double*, int> v1;
X<double, double> v2;
X<float*, double*> v3;
X<float*, float*> v4;
X<double, float*> v5;
X<int, double*> v6;
X<int*, int> v7;
X<double*, double> v8;
```
在上面这段例子中,有几个值得注意之处。首先,偏特化时的模板参数,和原型的模板参数没有任何关系,它只为偏特化这一句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在特化的时候所有类型都确定了,我们就可以抛弃全部的模板参数,写出`template <> struct X<int, float>`这样的形式。
其次,作为一个模式匹配,偏特化中展现出来的模式,就是它能被匹配的精髓。比如,`struct X<T, T>`中,要求模板的两个参数必须是相同的类型。而`struct X<T, T*>`,则代表第二个模板类型参数必须是第一个模板类型参数的指针,比如`X<float***, float****>`就能匹配上。当然,除了简单的指针、`const`和`volatile`修饰符其他的类模板也可以作为偏特化时的“模式”出现例如示例8它要求传入同一个类型的`unique_ptr`和`shared_ptr`。
对于某些实例化偏特化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比如v4的参数是`<float*, float*>`能够匹配的就有三条规则16和7。很显然6还是比7好一些因为能多匹配一个指针。但是1和6就很难说清楚谁更好了。一个说明了两者类型相同另外一个则说明了两者都是指针。所以在这里编译器也没办法决定使用那个只好爆出了编译器错误。
嘿嘿,自己上编译器看看吧(http://goo.gl/9UVzje)。
###3.2 后悔药SFINAE ###3.2 后悔药SFINAE
###3.3 实战单元获得类型的属性——类型萃取Type Traits ###3.3 实战单元获得类型的属性——类型萃取Type Tra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