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运行时数据区域](#一运行时数据区域)
* [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
* [Java 虚拟机栈](#java-虚拟机栈)
* [本地方法栈](#本地方法栈)
* [堆](#堆)
* [方法区](#方法区)
* [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 [直接内存](#直接内存)
* [二、垃圾收集](#二垃圾收集)
*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被回收](#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被回收)
* [引用类型](#引用类型)
* [垃圾收集算法](#垃圾收集算法)
* [垃圾收集器](#垃圾收集器)
* [三、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三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 [Minor GC 和 Full GC](#minor-gc-和-full-gc)
* [内存分配策略](#内存分配策略)
* [Full GC 的触发条件](#full-gc-的触发条件)
* [四、类加载机制](#四类加载机制)
* [类的生命周期](#类的生命周期)
* [类加载过程](#类加载过程)
* [类初始化时机](#类初始化时机)
* [类与类加载器](#类与类加载器)
* [类加载器分类](#类加载器分类)
* [双亲委派模型](#双亲委派模型)
* [自定义类加载器实现](#自定义类加载器实现)
*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 一、运行时数据区域
## 程序计数器
记录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本地方法则为空)。
## Java 虚拟机栈
每个 Java 方法在执行的同时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常量池引用等信息。从方法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 Java 虚拟机栈中入栈和出栈的过程。
可以通过 -Xss 这个虚拟机参数来指定每个线程的 Java 虚拟机栈内存大小:
```java
java -Xss512M HackTheJava
```
该区域可能抛出以下异常:
- 当线程请求的栈深度超过最大值,会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异常;
- 栈进行动态扩展时如果无法申请到足够内存,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 Java 虚拟机栈类似,它们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本地方法栈为本地方法服务。
本地方法一般是用其它语言(C、C++ 或汇编语言等)编写的,并且被编译为基于本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程序,对待这些方法需要特别处理。
## 堆
所有对象都在这里分配内存,是垃圾收集的主要区域("GC 堆")。
现代的垃圾收集器基本都是采用分代收集算法,其主要的思想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将堆分成两块:
-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
堆不需要连续内存,并且可以动态增加其内存,增加失败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可以通过 -Xms 和 -Xmx 两个虚拟机参数来指定一个程序的堆内存大小,第一个参数设置初始值,第二个参数设置最大值。
```java
java -Xms1M -Xmx2M HackTheJava
```
## 方法区
用于存放已被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和堆一样不需要连续的内存,并且可以动态扩展,动态扩展失败一样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对这块区域进行垃圾回收的主要目标是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的卸载,但是一般比较难实现。
HotSpot 虚拟机把它当成永久代来进行垃圾回收。但是很难确定永久代的大小,因为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并且每次 Full GC 之后永久代的大小都会改变,所以经常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为了更容易管理方法区,从 JDK 1.8 开始,移除永久代,并把方法区移至元空间,它位于本地内存中,而不是虚拟机内存中。
## 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
Class 文件中的常量池(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会在类加载后被放入这个区域。
除了在编译期生成的常量,还允许动态生成,例如 String 类的 intern()。
## 直接内存
在 JDK 1.4 中新加入了 NIO 类,它可以使用 Native 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Native 堆),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 Java 堆里的 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
这样能在一些场景中显著提高性能,因为避免了在 Java 堆和 Native 堆中来回复制数据。
# 二、垃圾收集
垃圾收集主要是针对堆和方法区进行。
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这三个区域属于线程私有的,只存在于线程的生命周期内,线程结束之后也会消失,因此不需要对这三个区域进行垃圾回收。
##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被回收
### 1. 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当对象增加一个引用时计数器加 1,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 1。引用计数为 0 的对象可被回收。
两个对象出现循环引用的情况下,此时引用计数器永远不为 0,导致无法对它们进行回收。
正因为循环引用的存在,因此 Java 虚拟机不使用引用计数算法。
```java
public class ReferenceCountingGC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erenceCountingGC objectA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ReferenceCountingGC objectB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objectA.instance = objectB;
objectB.instance = objectA;
}
}
```
### 2. 可达性分析算法
通过 GC Roots 作为起始点进行搜索,能够到达到的对象都是存活的,不可达的对象可被回收。
Java 虚拟机使用该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可被回收,在 Java 中 GC Roots 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 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 3. 方法区的回收
因为方法区主要存放永久代对象,而永久代对象的回收率比新生代低很多,因此在方法区上进行回收性价比不高。
主要是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的卸载。
在大量使用反射、动态代理、CGLib 等 ByteCode 框架、动态生成 JSP 以及 OSGi 这类频繁自定义 ClassLoader 的场景都需要虚拟机具备类卸载功能,以保证不会出现内存溢出。
类的卸载条件很多,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并且满足了也不一定会被卸载:
- 该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也就是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 加载该类的 ClassLoader 已经被回收。
- 该类对应的 Class 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也就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方法。
可以通过 -Xnoclassgc 参数来控制是否对类进行卸载。
### 4. finalize()
finalize() 类似 C++ 的析构函数,用来做关闭外部资源等工作。但是 try-finally 等方式可以做的更好,并且该方法运行代价高昂,不确定性大,无法保证各个对象的调用顺序,因此最好不要使用。
当一个对象可被回收时,如果需要执行该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那么就有可能在该方法中让对象重新被引用,从而实现自救。自救只能进行一次,如果回收的对象之前调用了 finalize() 方法自救,后面回收时不会调用 finalize() 方法。
## 引用类型
无论是通过引用计算算法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还是通过可达性分析算法判断对象是否可达,判定对象是否可被回收都与引用有关。
Java 提供了四种强度不同的引用类型。
### 1. 强引用
被强引用关联的对象不会被回收。
使用 new 一个新对象的方式来创建强引用。
```java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 2. 软引用
被软引用关联的对象只有在内存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被回收。
使用 SoftReference 类来创建软引用。
```java
Object obj = new Object();
SoftReference